欢迎来到WWW,LAODIZYW,CC
3.罪名分布相对集中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的涉案罪名主要集中在污染环境罪、非法捕捞水产品罪、非法采矿罪、非法占用农用地罪、非法狩猎罪、滥伐林木罪等六个罪名。五年来,受理审查起诉这六个罪名案件共171013件291981人,分别占受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案件总件数和人数的81.66%和82.88%。值得注意的是,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、破坏性采矿罪案件零星散发,每年只有个位数,无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案件(图3)。
2022年7月,吉林省四平市公安机关侦破一起污染环境案,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。经查,2021年3月至案发,四平市某畜禽屠宰加工企业(系四平市重点排污单位)总经理助理孙某为避免污水排放数值超标,安排员工多次干扰自动监测设施采样,趁机排放超标生产污水。同时,孙某还伙同为该企业提供技术保障服务的某科技公司员工刘某,出具伪造的监测设备故障报告书,帮助企业逃避环保监管,实施非法排污,造成环境严重污染。
“中华文明的统一性,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、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,决定了国土不可分、国家不可乱、民族不可散、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,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,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。”
检察机关针对辖区内印刷企业普遍存在的VOCs治理设施不达标、违法排放废气等问题,推进履职方式由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向系统治理创新发展。通过个案检察建议推动印刷企业排污问题集中整治,形成检察机关能动履职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、企业守法经营的良好局面。积极开展“回头看”工作,确保问题真整改、不反弹,助力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,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